25年前,呼朋唤友,在四季的风中,喝着啤酒,挥洒着热血的青春;25年后,有朋自远方来,泡一壶功夫茶,兰香袅袅中,笑谈人生百味。
岁月更迭,人生沉浮,46岁的江苏天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掌门人方沛琪很感激,如今的自己已经能够摒弃“跨界”的诱惑,在建筑行业坚守一颗“匠心”。
□ 武进日报记者 诸丽琴
青春不负梦想
18岁,他初涉建筑行业崭露头角
方沛琪的创业史,可以追溯到高中时代,带着这个年龄特有的叛逆与执着。“高三那年,买了一张二手台球桌,又花每月29元的租金租了一间门面房,摆起了台球场。”刚当上“老板”的18岁少年乐此不疲,充满斗志。
1990年,高中毕业的方沛琪,对于未来有了更多的想法。因为父亲是“包工头”,方沛琪中学时期就掌握了简单的工程预决算。毕业后,顺其自然进入横林建筑工程公司。“子承父业”虽然水到渠成,但两代人截然的差异不可避免。“当时父亲分管的工地,没有正规的项目管理,日常运作全凭经验、人情。我一接手,就建立仓库,对物资进行统一采购、集中登记发放,堵住了‘经验管理’的漏洞。”方沛琪说。
初涉建筑行业的方沛琪,有着自己的执拗与坚持。他脱离父辈的呵护,独立寻找发展空间。“一座门卫岗亭,一条水沟,一个厕所,用一个个小项目开始,一点一滴证明自己。”凭着特有的干劲和悟性,方沛琪很快成为公司重点培养的对象。1991年,他被推荐参加成人高考,进入常州建筑职工大学,开始了半天课堂、半天工地的生活。
1994年,刚从学校毕业的方沛琪被委以重任,担任当时横林地区体量最大的建筑项目——横林高中一幢大楼其中一个标段的项目经理。短暂的兴奋过后,压力扑面而来。“小项目工程少、人员少,有可控性;而作为大项目的管理者,需要非常丰富的经验和综合能力。”方沛琪并不像表面看来的那么“淡定”。白天,他同工人一起上工地,晚上独自摸索管理方法,总结施工过程中的问题,寻找解决方法。
工地的烈日与汗水,完成了这个年轻人的自我锤炼。连他自己也没有意识到,父辈身上流淌的谦逊、勤奋、踏实,渐渐镌刻进他的肌理。
现场观摩会一炮打响
27岁,他迎来了人生第一次瞩目
1997年,横林实验小学艺体楼项目招标,一时竞标者云集。资历尚浅的方沛琪并不被看好,然而他提出的报价着实吸引人,最终承接了项目。
同行们开始质疑,如此低的报价做好一个工程,能赚钱吗?方沛琪心里有着自己的盘算:“赚不赚钱是其次,重要的是要打造一个证明自己的标杆工程,让业内认可方沛琪的工程。”外界的关注和自我的加压,“倒逼”着方沛琪一头扎进了工程现场,就连打扫工地都亲力亲为。
从不期待突如其来的好运,只希望所有的努力终有回报。1998年4月28日,方沛琪始终记得这个日子。所有付出,都结出了希望的果实。这一天,“武进市乡镇工程质量管理现场观摩大会”在方沛琪负责的工地现场召开。27岁的方沛琪,第一次在200多名同行面前,发出了自己的声音。此后,方沛琪的工地又连续召开了4次现场推进会,一炮打响。而他本人,连续9年被评为优秀项目经理。回忆起那段时光,他感叹:“那是我人生中最辉煌、最骄傲的时刻。”
1999年,中国正处于建筑业市场化改革创新阶段,方沛琪成功转制了武进东方建筑公司。2004年4月28日,他又成功转制了横林房屋开发公司,并将公司更名为常州市天启房屋开发有限公司。此时,房地产开发的大潮正向三四线城市蔓延。2005年,方沛琪组建成立了江苏天启房屋开发集团有限公司,进军房地产开发领域,相继开发了横林明清商业街、农贸市场商业区、园丁公寓等一批项目。
一路征程一路歌,现实也正像大海一样,包容着这个满怀创业激情的年轻人,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树立起业内典范,提升自己在建筑施工行业领域的话语权。
诱惑与沉浮中兜兜转转 40岁,他做好了“从头再来”的打算
此时,伴随鲜花与掌声一路走来的方沛琪,还没有意识到:眼前的成功,只是顺应房地产行业蓬勃发展的大势。从质朴的建筑行业到复杂多变的房地产开发,天启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。
“当整个大环境以一种疯狂的姿态肆意生长的时候,人的欲望也会越来越膨胀,无法保持理性。”方沛琪并不讳言当时的“野心”。2010年,江苏天启房屋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更名为江苏天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。同一年,集团拿下并参股了几个地块。激进和扩张,却正好碰上房地产调控,方沛琪陷入了人生最艰难的时期。到2011年,不仅近20年创业的积蓄耗尽,每天还要支付数十万元的利息。社会、企业、家庭赋予他的种种“角色期望”,都成为压在心里的座座大山,他甚至计算好天启的破产日:2012年12月31日。
“即使破产,我还可以从老本行建筑业从头来过。比起35岁白手起家的马云,40岁从头创业也不算晚。”想到这一点,方沛琪释然了。2012年,已经大半年不愿迈出公司大门的方沛琪勇敢地走了出去,积极寻找合作伙伴。2012年6月,天启牵手广州恒大,合作开发恒大翡翠华庭,恒大的资金注入,让濒临破产的天启重获新生。
回过头来,现在的方沛琪,已经可以品着茶,云淡风轻地讲述这段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光。他开始觉得,挫折和失败未尝不是一件好事。因为,只有在最黑的土地上生长着最娇艳的花朵,那些最伟岸挺拔的树才会在最陡峭的岩石中扎根,昂首向天。“做企业就是九死一生,却有一种人能够看到后天的太阳,因为他们不畏孤独险阻,始终与梦想相伴。”这段低谷期,让方沛琪重新回想起“当初为什么出发”:做自己最擅长的事,回归建筑行业本身。
“老将”回归 再战江湖 现在,“鲁班奖”是他的冲刺目标
钢筋铁骨的建筑本身,比复杂多变的房地产,更让人觉得心安。2014年,经历一番跌宕的方沛琪决定重回建筑行业。
江山代有才人出,此时的方沛琪,对这个行业来说,又成了“熟悉的陌生人”。回归昔日“战场”,“老将”化身“新秀”的方沛琪,收敛起年轻气盛,打磨掉外露锋芒,重新回到工地。最终,作为“回归之作”的江苏工人疗养院常州市康复医院迁建工程项目,为他重新树起了标杆。该项目不仅于2016年1月15日成功召开了常州市现场观摩会,而且先后获得了全国AAA级安全文明标准化诚信示范工地、第五批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、全国工程建设优秀QC小组二等奖等多项国家级荣誉,并向国家级最高荣誉“鲁班奖”冲刺。
20多年创业生涯,方沛琪的工程,拿下的奖项已经数不胜数,但冲刺“鲁班奖”的梦想始终未变。在中国建筑界,“鲁班奖”被誉为金字塔尖上的明珠。时代呼唤工匠精神,作为建筑业鼻祖的鲁班,其精髓就在于轮匠执其规矩,以度天下之方圆。当公众用“楼歪歪”、“楼脆脆”调侃房屋质量事故频发的建筑行业,方沛琪坚持“把每一个工程打造成精品”。
当前,随着环保要求提高、人力成本不断上升等影响,建筑业正在经历一次洗牌,变革势在必行。以构件预制化生产和装配式施工为生产方式,以设计标准化、构件部品化、施工机械化、管理信息化为特征的“建筑工业化”的新型生产模式正在兴起。方沛琪说:“优胜劣汰的时代已经到来,不仅对企业,也是对个人,要想不沦为被淹没的一类,就需要秉持一颗坚守的‘匠心’,凝聚更强的实力,促使自己奔跑在最前沿。”
如今,为了一座“鲁班奖”,天启正厉兵秣马,蓄势待发。
查看更多(共0条)评论列表